晚钟 第七章生死之路(4)(2/2)

“如果不是那口钟响了,南哥可能不在人世了。”淑芬有点伤感,随后又说:“咦,这口钟真是吉祥的钟,救人的钟啊!”

“它就是一口吉祥的钟,救人的钟;不过,这是对善人而说的;而对做坏事的恶人,恐怕就不是这样了。所以六婶说得好,做人永远不能做坏事,而只能做善事,这才有善报啊!”方南感慨地说。

“如果从这方面说,这就不是巧合了,而是神灵的福音。听着这钟声,我们好像可以想起很多东西,很多现象我们都很难解释,各人都有各人的理解。但是,佛家总是劝人为善的,这钟声就包含着劝善的意思,如果人人都这么想,这钟声就有教化意义了。”建国认真地说出他的见解。

他们三人在小木屋又待了一天。到晚上的时候,他们一齐吃淑芬煮的饭。饭后,淑芬收拾好盘子碗筷之类的东西,方南就叫大家坐下商量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这件事就是方南下一步该怎么办。

他们就讨论起方南如何躲避追捕的问题。谈到藏匿的地方:县城不行,在县革委会眼皮底下容易暴露;农村,也不行,到处都有民兵,而且无论在那里,都无法隐藏身份,都容易被人发现;山上,更不行,躲在山上要派人送食物,时间一长,必然会被人发现;到外地,也不行,外地任何一个地方,看到陌生人总要盘查,就容易暴露。大家议论一番,都没有更好的主意。淑芬担忧地说:“那怎么办呢?”

大家沉默了。方南在低眉沉思着,建国也低头默想着。

建国忽然抬起头,声音坚决地说:“那么,一不做,二不休,就去偷渡!”

淑芬一听,吃一惊地望着建国,又看看方南。方南却没有反应,他呆呆地望着屋顶,心中的思绪在翻腾着。其实,建国想到的,方南也想到了。但他却平静地对建国说:“说说你的想法。”

“好吧,”建国神色凝重地说:“偷渡香港,听起来不好听,那就意味着叛国投敌,名声坏得很。但是,香港也是中国的地方,这种说法以后总会站不住脚的。现在南哥已经走投无路。如果继续留在这里,迟早会被抓捕,那就必然会坐牢,就是不被枪毙,在监牢里,姚福金他们就可以轻易地把南哥折磨死。与其坐而待毙,不如拼死一搏。如果到了香港,以南哥这样有毅力有魄力的人,总会创一番事业的,那就比在这里强多了。”

建国的一番话,实在是无可反驳。方南认真地倾听着,不时地点点头。建国讲完了,方南就说:“看来,这已经是华山一条路了,没有别的路可走。”

“哪,我怎么办呢?”淑芬惊恐起来,她不由抓住方南的手。

“南哥去了香港之后,再想办法接你过去。”建国说。

“那你呢,建国?”淑芬问。

“我一定要同南哥一起走。”建国说。

“为什么?”淑芬问。

“两个人一起走互相才有个照应。还有,我在东莞有个叔叔,他同当地运送偷渡客的人很熟,只有他,才可以送我们到香港。”

“那么,你爸妈同意吗?”方南接着问。

“同意不同意我都要走。这样的环境,除了到香港发展之外,我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我爸肯定会同意的,因为他知道我跟南哥在一起,就知道因为南哥的母亲是香港人,南哥本人也在香港出生,我到香港后就不愁没有立足地。”

“不,我也要跟南哥到香港!”淑芬坚决地说。

“淑芬,我跟你说,”建国劝解道:“偷渡是很危险的事。我们古寨公社来了很多广州知青,他们中有不少人都乘着现在兴起的偷渡潮去偷渡,可是很多人都被抓住押送回来,有的还在偷渡中死亡,这些情况,我和南哥都很清楚。所以这么危险的行动,你先不要去。你如果去了,三个人一起走目标太大,危险就会增加,对南哥的行动就更不利。不如等我们到了香港,再想办法接你过去。”

“淑芬,建国说的也是有道理的。我和建国先走,到了那边,我们自然会接你过去,这你就放心好了。”方南安慰淑芬说。

对这一问题,淑芬没有话可说了,但她却泪眼汪汪。她还是舍不得方南离开他身边,于是她转一个话题说:“我担心你们路上的安全,一旦出事怎么办?”

“一旦出事,也是两个人出事,不会涉及三个人。何况,我们这次偷渡,不走广州知青那条危险路,我们会走安全的海路。”建国说。

过了两天,方南、建国、淑芬就乘着黑夜,悄悄地离开了云山森林,到公路上坐上前往江洲市的班车;到江洲以后,三人再坐上去东莞的班车到了东莞。(未完待续)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