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缘 第四章 建 工(1/3)

x,最快更新血缘最新章节!

建华高中毕业后在煤台上跟拖拉机,给买主送煤当装卸工。那时正赶上城里刚刚建起的颜河电影院招收美术工作人员,沈老师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托关系帮他报了名。继勤在建华跟他学画画不久,一次见到他说,孩子就让他费心了。他说:“他的父亲是在矿上去世的,咱都有责任把他抚养成人,你就放心吧!”考试没几天,建华就顺利地接到了录取通知。报到的当天,他就返回家带上被褥,住进了影院的画室里。他要用更多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真正属于他自己的那个艺术世界中去。

这一年建工上高中,也是正式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他所在的级部四个初中毕业班只留下一半的人,不上高中的那另一半,都迫不及待地冲出学校的“牢笼”,豪情满怀地踏入了所谓的社会大门。而上高中的人中又有二分之一,只是由于家长的极力劝阻才勉强留了下来,他们恨不得睡上一大觉,等睁眼醒来时就已经长大成人到了就业年龄。

开学第一天发新课本。搬书的同学出出进进,建工跟几个同学在讲台上忙着发放。大家翻弄着到手的一本本散发出油印香味的新书兴奋异常。有人说:“英语课本怎么还不来呢?有没有英语课本?”

一个同学正好搬着一摞书进来,大声说:“没有英语课本!”

一个个失望地唉声叹气起来,因为他们对英语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ABCD……仅仅二十六个字母排列组合就能组成任何言语。一个同学“啪”地把书摔到桌子:“那高中不是白上了吗?早知道的话还不如不来呢!”

另一个说:“考大学必须考英语,人家城里从初中就开始学英语啦!”

“城里重点中学还分文理班呢!”

“还上晚自习呢!”

“别攀高门啦!像咱煤矿子弟学校,还能考上大学?考个中专技校就算不错啦!”

“中专技校不考英语。”

“那以后不见得不考啊!”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有人带头去找班主任,要求学校开设英语课和晚自习。男生们“呼呼隆隆”跟着往外走,后面的刚出教室门口却又倒了回去,说找也白搭。建工跟着大家去见班主任。班主任说他说了不算,让他们去找校长书记,大家又一阵风似的来到前排平房西头的校长和书记办公室一哄而进。书记梳着大背头,手里夹着香烟,办公桌上的白瓷盖杯里冒出袅袅的茶香。书记姿态优雅而又和蔼可亲,笑呵呵地听完大家七嘴八舌的意见后,和颜悦色地给大家上了一课:“同学们,听到你们反映的要求,我心里非常感动,也非常理解你们。咱们煤矿办学的宗旨是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过呢,上大学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并不是衡量成才的唯一标准。同学们都非常可爱,并且,你们这种高涨的学习热情,值得肯定,值得赞赏,关于开设英语这件事嘛,我跟校长都没有决定权……”

后面靠近门口和墙根的同学嘀咕道:“校长书记还说了不算吗?”

“是啊,你不是书记吗?”

“学英语还有错吗?”

“我们为什么不能学英语?”

“同学们同学们,大家静一静听我说!”书记两手做着向下按的动作,就像在指挥大合唱,“我一定跟校长一起到矿上去反映你们的意见,请同学们放心好啦,我们一定把你们的意见反映到矿长那里,现在已经上课了,你们先回去好好上课,关于上晚自习的事,你们可以自愿来上,只要不出事就行。都先回去安心上课吧!”

班主任是位教政治的激情四射的青年教师,他动作敏捷,两只圆眼炯炯有神,在讲台上来回走着,大幅度挥动着胳膊,演讲似的在给大家打气:“咱们煤矿子弟学校自办学以来,还没有出过一位大学生呢,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学校不开设英语,可以到外面去学呀,咱们煤矿不仅要出煤炭,而且还要出上几个大学生!谁敢说咱们在座的里面没有大学生呢?或许咱们班这棵枣树上就有枣呢!或许还能打下几颗枣来呢!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嘛!”个个听得情绪激昂,摩拳擦掌,谁都觉得自己就是那颗被打下来的枣。

下课后大家继续谈论高考和个人将来的出路。那些自感学习无望的同学以顶替就业为满足,说考大学连想都不敢想,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接着有人开玩笑地重复起了“有枣没枣打一竿子”的话。一向学习还算不错的司马全坐在桌课桌上说:“我家老头子说了,考大学没那么容易,让我将来上个中专或技校,好脱离开煤矿。”

他高挑个儿,长腿长胳膊,一张骨瘦的小脸上长着一对乌黑锃亮的大圆眼珠子,有人私下里叫他“眼镜蛇”。

整天乐呵呵的“老母”跟他是前后院,立刻说:“你爸爸多有本事呀,是矿长,有的是关系,给你找个好工作还不简单呀!”似乎是特意在大伙儿面前提高他这位要好的伙伴的威望。果然,大家敬畏的眼光瞬间向他投去。

另一个说:“谁愿意留在煤矿上啊,下井怕出危险,又脏!”

司马全的虚荣心似乎得到了满足,眼皮向下顺着说:“其实,如果矿上不是环境恶劣的话,老头子倒也愿意我留在矿上。”

建工搬着一摞数学作业走出教室。在办公室平房的屋山头下,唐瑾和一个叫许传香的女生挎着胳膊迎面走来。许传香是原初中一班的,身材细瘦,瓜子脸,细高鼻梁,长得慈眉善目。唐瑾兴奋地说:“学校有图书室了,来了好多新书呢!”

他问图书室在哪里,她指着身面那排办公室的平房说:“就是原来总务处当仓库用的那间屋子。”

他去交上作业,一路小跑来到前面那排平房,果然有六七个同学堵在那间屋子跟前的走廊里,门前一张课桌把他们挡在外面。从他们的脑袋之间的空隙间,他看到瘦小的田老师在书架前忙着往上排书,一边不时回答他们的提问。她说再过几天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来借,学校规定不单独向学生出借。田老师是教美术的,两年前他跟哥哥建华等五六个人在她的带领下搞过创作展览,全校同学都排着长队参观他们举办的那个“反击右倾翻案风”画展呢!那几个学生失望地离开了。田老师叹着气说,这学期学校安排她上课还一边来管理图书,一个人忙得简直不可开交。她问他放学后能不能找个同学一起来帮她编写书号。“你想书看,可以先暂时打个借条。”他喜出望外,一口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