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缘 第二章 写 信(1/3)

x,最快更新血缘最新章节!

斜对门唐婶昨天傍晚看到一个挑筐的女孩,跟着继勤从外面回来进了屋里,不无同情地猜想,准是继勤老家又来人了。此时,她隔着门窗玻璃看见继勤匆匆出了门,就点上一支香烟去了他家。

唐婶的娘家早年田产百顷,是博山城里的大户人家。她母亲是个讲究之人,从来不喝佣人挑回家去的后面那只水桶里的水,唯恐佣人把后面那只水桶里呲上屁了。大瓮里的粮食也从来不吃最上面那一层,唯恐吃出一粒老鼠屎来。唐婶以此为尊,并传承了这种家传遗风,把个家里收拾得全宿舍都没有一个人敢踏进一步去。前些年唐贵安在农村老家的父亲来住了三天,带来了一场虱子灾难,从那,她绝不允许老家人再跨进家门半步,不准两个孩子回老家探亲。只要一提到唐贵安老家,她立刻就感到浑身无比奇痒。

见赵婶在砸衣服,她问在忙什么。赵婶没好气地说,继勤逼她缝补穿过的工作服,好给家里来的这个女孩上山砸石子穿。接着就陈芝麻烂谷子地历数起继勤老家这些年来给这个家带来的诸多烦心事。缝纫机不时发出疾速的“哒哒哒”声,好像恨不得帮她把心里的委屈全都发泄出来。唐婶坐在床沿上听着,用左手抱着右胳膊肘子,食指和中指之间夹着香烟,不时劝慰她一两句。

唐瑾推开门一步跨进来,用手点着母亲,一副大人的样子嗔怪道:“我就知道你在这里!哼,门没锁,炉子上的水开了,也没人管!”

她那俊俏的鼻子和嘴巴酷似母亲,就连那双大惊小怪的眼睛娘俩也一模一样。

唐婶突然瞪大眼睛,深吸一口冷气:“嗨,只顾跟你赵婶说话了!炉子上还坐着壶呢!”

“俺赵婶在忙什么?”她站在里屋门口往里瞧。

“你赵婶在生气呢。”

她虚声说:“俺赵婶生气了?怎么啦?”

“大人的事,小孩子家别问!”唐婶使劲朝她挤吧眼睛,又故作没事的样子说,“你赵婶家来亲戚了。”

“哦,我说看到有个女孩呢——哼,反正你又不让俺老家人来,你也省得生气了。”唐瑾撇一下嘴巴,冲母亲发笑。

“不让来就对了。”赵婶嘟哝道。

唐婶佯怒道:“小孩子家少插嘴!——壶你提下来没有?”

“还等你回去提吗?早就灌到暖瓶里了。你好好劝劝俺赵婶吧!我走了——对了,昨天班上考数学,建工得了一百分呢!”

“你得了多少?”唐婶问。

“不告诉你!——我想不明白,他究竟是怎么考的呀?竟然一分也没扣!”

“你怎么没考一百分?快回家学习去,给我看好门。”

唐瑾笑着转身去开门,两只长辫子跟着甩动起来。

天刚擦黑,继勤和巧生顶着尖利的小西北风匆匆下山进了家门。继勤耸着肩头搓着双手,嘴里不住地发出“嘶嘶”声。他找出剪刀和一片伤湿止痛膏,招呼去后院放担子的巧生赶紧进屋暖和暖和,剪下一块膏药递给她,盯着她磨破的手指和紫红臃肿的手背说:“不干啦,明天说啥也不能去了!”

她说能行。他无奈而又不无赏识地“嗤嗤”直笑。

自从巧生来了以后,每天晚饭都推迟到天黑以后。黝黑的窗玻璃上反照出这家人吃饭的影子。建工越来越不适应这种家庭聚餐的方式了。父亲坐在迎门最上方,腿和胳膊极力向两边揸开,最大限度地占据着局促的空间。他端起三钱的白瓷小酒盅,头猛地向后一仰,嘴唇抽出幼鼠尖叫般的声响,又夹起一块从矿上食堂买回来的炸肉,“嗖”地送进嘴里,昂头咀嚼起来,耳垂下面的肌肉像一对小青蛙有节奏地上下游动着,嘴里还发出令人讨厌的共鸣腔。似乎人生的全部意义都在其中了。有时他还用教训人的口气说:“只有干活才能吃好的。”建工心里别提有多别扭了:眼前这个人完全不必为了填饱肚皮而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何况家里又多出一个外人呢。

“菜凉了,凑合吃点吧。”继勤夹起一块炸肉放进巧生碗里。她赶忙端起碗拿开:“不用,我自己来。”

继勤从竹筛里捏起一个馒头,审视着翻转几下,掰开,送到嘴边,鼻子使劲抽动几下,又咬上一口,嚼动几下,皱起眉头说:“发酸,这怎么吃?”

“酸就酸吃……昨天晚上发上的面,哪有工夫蒸?”

“总是你的理!我说一句你能跟十句!”他突然把馒头狠狠摔到地上。馒头弹到了床底下。

小梅拿筷子的手猛地哆嗦了一下。

“你就少说一句吧!”建工胆怯地冲母亲说。

“我吃着还行,不怎么酸。”巧生低着头怯怯地说。

后来,唐瑾推门进来,瞪起那双大眼睛,倒吸一口气说:“呦,才吃完呀!”

建工看不惯她那一向大惊小怪的样子。她当着自己的母亲叫“妈”的时候,声音娇媚而婉转,就像赤脚走在光滑的石铺路上,那种滑腻腻酸溜溜难受的感觉直往心里钻。

继勤客气地跟她打招呼。他很喜欢唐瑾。唐瑾小时候来玩,有时碰上这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就羡慕地一直站在一边看,说:“瞧你们这一家人,多好啊!”继勤说:“那你跟了俺吧。”“俺不。”“你妈答应俺了,今天你就住在俺家了。”她使劲憋住笑说:“不信!”继勤做出起身要去关门的动作,她惊叫着一溜烟跑了。不一会儿,就又蹑手蹑脚地回来,继续看这一家人吃饭。

巧生去厨房刷碗,她悄声问小梅:“她不走了?”

小梅似乎不知该怎么回答。建工觉得她不该管别人家的闲事。赵婶从里屋扫着地出来。她躲到一边,又问:“她住在你家不走了?”

赵婶不耐烦地说:“不走了!”

她眼睛一眨不眨地又盯着巧生的背影,好像在说,她是多么可怜啊!

继勤走在下班路上。他每天下班回到家,吸上一支香烟稍事休息,就上山去帮巧生拣石料。他还清楚记得,那天继礼跑进饲养棚说,博山煤矿上来人招工,你去吗?我想去可嫂子不答应。继勤忙问来人在哪里。他早就听说,当工人能天天吃白面馒头。他一溜烟跑到村公所报上名,又兴冲冲地去木工房跟父亲说:“我上报名啦,去博山煤矿当工人!”父亲把脸一沉,说:“当兵的是活着没埋,挖煤的是埋了没死,不行!”说完扔下手里的刨子就去找当村主任的继礼的父亲。此后,他跟在二伯屁股后面磨叽了三天,央求他向父亲求情。继礼也向父亲给他帮腔。最后二伯硬着头皮找他父亲说,我看这孩子有志气,就让他去吧!说不定混好了,咱还能沾他的光哩!父亲闷着头一个劲地抽烟,终于叹了口气,磕着烟锅灰说:“他要走就随他去吧,反正,留住人也留不住心。”临走头一天晚上,二伯母赶着做了几个水棒槌饽饽给他送过去。次日全家人把他送到村头上,他还记得二伯掏出五毛钱说,咱村互助会里就只有这点钱了,带上吧。他推辞说:“不,带的干粮够吃了。”二伯硬是塞到他手里。他的嗓子眼里顿时一阵火辣辣的……他想:既然堂兄把她送来了,我还能不答应吗?我没理由拒绝啊!连日来老婆不给我脸色看,哼,女人就是栅栏,时间长了不拾掇拾掇心里就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