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16(1/4)

x,最快更新中国通史最新章节!

从1939年开始国民党的政策重心逐渐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人民抗战初期人民群众和各抗日民主党派争取到的一些权利又被取消。9月在重庆举行的国民参政会一届四次会上各抗日党派的参政员纷纷提出有关宪政问题的提案。章伯钧和左舜生、张君劢等联名提出《请结束党治立施宪政以安定人心扬民力而利抗战案》和《改革政治以应付非常局面案》要求于最短期内颁布宪法结束党治全国各党各派一律公开活动平流并进永杜纠纷共维国命。他们把立即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实现民主宪政看成是当今“扶危救急之道”:“国家应付此非常局面在收拾人心与集中人才。今日唯一收拾人心之道即在明示国人‘国家为公’。所谓国家为公者即明示国人国家者全国国民之国家而非一党一派之国家政府者全国国民之政府而非一党一派之政府。”“今日中国唯政治上之彻底开放人才始有集中之可能;亦唯政治上之彻底开放人人为国胜于为党人人爱国胜于爱党而后国家各真才始能真为国用。”1这些要求在参政会提案审查委员会讨论时遭到国民党参政员的强烈反对引起了激烈的辩论。参政会闭会后成立宪政期成会章伯钧是委员之一。

1939年11月下旬章伯钧和救国会的沈钧儒、邹韬奋职业教育社的黄炎培青年党的左舜生国家社会党的张君劢乡村建设学会的梁漱溟以及无党派人士张澜等起成立统一建国同志会并定有信约十二条要求成立宪政政府一切抵触宪法之设施和法令应即中止和宣布无效;凡遵守宪法之党派一律以平等地位公开存在2。由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坚持团结抗战要求实行民主宪政主张与**密切合作反对国民党倒退在1941年3月召开第二届国民参政会时章伯钧被国民党除名。第二届、第三届国民参政会均没有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的代表参加。

皖南事变生后参加统一建国同志会的各党派负责人为了加强团结合作争取民主以求各自党派的生存和展并调解国共冲突决定将统一建国同志会改组为一个第三者的政治团体。1941年3月19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特园秘密成立章伯钧被推为常务委员和组织部长。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集体参加了同盟。1944年9月1o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章伯钧继续被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并任中央组织委员会主任委员。随后并任民盟重庆市支部主任委员。他为展民盟组织扩大民主力量做了不少工作。

1945年1月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在重庆创办的《中华论坛》出版章伯钧任主编。他撰写的《刊词》:“中国人民在反抗日本法西斯主义者侵略的长期苦战中牺牲了无数量的生命和财产正为着民族解放与社会解2《对国民参政会的意见》《抗战行动》第6期。

1《国民参政会第四次大会记录》第94页。

2《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第2页。

放的伟大前途使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的历史任务彻底完成。所以本刊的使命也就是要站在人民的地位对于这个重大的历史任务努力尽责。”随后又著文指出:“中国根本问题之正常的解决在于有民主的宪政有全民负责的统一政府。”“现时中国人民的要求是要有实际的民主权利言论集会结社之基本自由决不能在任何假托之下悭而不予。”他要求国民党对执行孙中山所手订的三民主义革命政策“切实检讨加以反省凡有逆于世界潮流与不顺于人心之政事皆须及早变革自动维新。所谓结束党治归政人民正是振奋人心刷新党国之第一要义”。由于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反对**提出的召开各党派会议、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声称“各党派会议等于分赃会议;组织联合政府无异于推翻政府”章伯钧在文章中反驳:“政权是应当属于全人民的若偏在一党都可是不正当的‘赃’;如认为是‘赃’就得有分的结果。所以我们反对这种法主张党派会议或联合政府是合理的是团结全国打开时局的第一步骤。”1为了促进国内团结进步他随同参政员褚辅成、黄炎培、左舜生、冷遹、傅斯年于7月1日赴延安访问与**、周恩来等会商恢复国共和谈问题5日返回重庆。解放区取得的进步和成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7月7日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在重庆召开章伯钧的国民参政员席位得到恢复。

抗战胜利后章伯钧积极主张全国各党派共同和平建国实现民主反对内战。1945年9月15日他表对时局谈话:抗战8年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牺牲最终使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是“全国人民的胜利”。今后民主建国大业必须“全民合作党派团结”反对“任何形式之内战及军事行动”。他再次要求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专政实行民主宪政给人民以民主权利承认现有一切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以求全国之真正统一。他特别指出解放军的军队及政权“有功抗战不能视为化外予以敌视的态度”1。还: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内战不得人心“是招致灭亡自杀的途径”2。

1946年1月章伯钧作为民盟代表之一出席了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参加了政协宪草审议会和宪法组的工作。5月由重庆到上海。12月他表谈话谴责国民党召开一手包办的“国大”并由这个“国大”制定的所谓宪法:“在军阀集团统治中国的情形下是绝对谈不到宪法的。自从袁世凯到今天情形始终如此。军阀集团所需要的只有三种:一是戒严法二是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三是盗匪惩治条例。他们是不需要宪法的但是为了粉饰装又为了对付外国有时又是需要宪法的曹锟要宪法就是一例今日的情形亦复如此。”他还着重指出:中国固然需要宪法但目前更需要的是民主、和平和统一。民主就是各党派地位平等人民有基本的自由权利;和平是不打内战不拉壮丁没有外国驻军;统一就是不开分裂的“国大”。“有了这三个事实宪法才有基础没有这种基础就是曹锟的宪法。”11947年1月初民盟召开二中全会决定加强组织扩大民主运动会1《纪念国父》《中华论坛》第1卷第3期。

1《中华论坛》第1卷第9期。

2《中华论坛》第1卷第1o、11期合刊。

11946年12月15日《文汇报》。

后章伯钧在上海继续从事民主运动并任民盟上海市支部主任委员。月底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规定该党是代表农工平民的利益其最终目的是彻底完成民族解放实行民主政治达到社会主义。鉴于该党认为农工是社会的骨干、革命的基础、平民政权的重心因此决定将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正式易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并决定以193o年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制定的政治主张为自己的基本纲领。章伯钧被选为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

国共和谈破裂后国民党在动大举进攻解放区的反革命内战的同时在国民党统治区也厉行白色恐怖加紧镇压民主运动。1947年1o月27日国民党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决定予以取缔。民盟中央部分负责人在国民党的强大压力下被迫宣布解散民盟总部停止盟员一切政治活动。章伯钧不赞成解散民盟秘密离开上海到香港继续活动。蒋介石曾派高级官员对他进行威胁利诱遭到他的严厉斥责。

1948年1月章伯钧和沈钧儒在香港主持召开了民盟三中全会会议通过的宣言和政治报告鲜明地提出了反蒋、反美和反封建支持人民武装斗争拥护土地改革的政治主张并宣布民盟由“中立”的“第三者”转向同**“实行密切的合作”1。这样三中全会就成为民盟的转折。这次会议决定章伯钧和沈钧儒以中央常委名义负责领导全盟盟务。

同年5月章伯钧和沈钧儒代表民盟与在香港的其他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及无党派民主人士表通电响应中国**召开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随后在香港参与起新政协运动。

9月1日章伯钧和沈钧儒代表民盟随同其他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离开香港乘海轮前往东北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29日到达哈尔滨。

11月16日章伯钧和沈钧儒代表民盟表时局声明重申三中全会以来的政治立场:“对于人民与人民公敌之争对民主与反动独裁之争我们的态度应该坚决站在人民的民主的这一方面跟人民公敌反动集团斗争到底决不动摇决不妥协决不对反动集团存有丝毫的幻想。”提出:第一民主的新中国在彻底摧毁反动独裁的统治集团以后才能获得保障;第二和平的新中国非坚决彻底铲除内战的根源扫除和平的障碍不可;第三统一的新中国只有消灭统一障碍的反动独裁集团之后通过新政协组织民主联合政府才能完全实现。2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章伯钧由哈尔滨抵达北平。3月5日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临时工作委员会在北平正式成立章伯钧被推选为委员并由他和沈钧儒负责主持中央盟务同时宣告民盟香港总部结束。

6月章伯钧作为民盟代表之一参加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民盟筹备的《光明日报》创刊时他任社长。9月下旬他代表民盟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章伯钧历任政务院委员、交通部长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三届常委和第二届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五、第六届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兼秘书长、副主席等职。19571《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第395页。

2《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第486页。

年反右斗争中他被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又受到很大冲击。1969年5月17日章伯钧患胃癌在北京逝世。

第三十二章罗隆基罗隆基号努生。1896年8月14日(清光绪二十二年七月初六)出生于江西省安福县。其父是前清秀才后以教私塾为业。受父亲的影响罗隆基自幼爱好古文及古典诗词。

1912年夏罗隆基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在校期间罗隆基曾任清华学生会主席及学生刊物《清华周刊》的主编。他擅长政论立论独特文笔犀利很早就显露出政治家的锋芒。1919年五四运动爆罗隆基积极参加并成为该校领袖人物。梁实秋在《谈闻一多》一书中曾这样写道:“五四运动之际清华的学生领袖最初是陈长桐继起的是和闻一多同班的罗隆基他思想敏捷、辩才无碍而且善于纵横捭阖。”1由于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以至在校完成学业的时间由八年延长至九年。罗隆基本人曾自嘲地归纳为:“九年清华三赶校长。”21921年罗隆基自清华毕业后赴美留学。在威斯康辛大学攻读政治学。出于对英国著名政治学家拉斯基教授的敬慕罗隆基又前往英国就读于拉斯基教授门下后又回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这期间他大量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并且信仰“国家至上”的国家主义参加了由清华的留美学生组织起的国家主义社团——“大江会”。他们提倡国家主义主张实行自由民主体制拥护人权;主张由国家倡导工业化反对以阶级斗争为出的**。但是“‘大江会’没有坚固的组织亦没有活动纲领等到大部分人回国后各自谋生去团体也就解散了”。11928年罗隆基回国后曾在上海光华大学和中国公学任教。同年3月与胡适等人创办《新月》杂志。自第二卷第二期开始《新月》的编辑方针有所改变由纯文学刊物转为兼论时事政治。《新月》第三卷第二期起由罗隆基主编更增加了政论文的分量。由于胡适、罗隆基、梁实秋等人对人权问题看法一致他们以《新月》为阵地高举“人权”、“法治”、“自由”的大旗掀起了人权与约法的讨论因而被称之为“人权派”。罗隆基成为人权派的代表人物。人权派针对国民党的现实政治表了大量文章宣传人权派的“保障人权”“确定法治”“思想言论自由”“实行专家政治”“要求财政管理权”等主张。1929年12月罗隆基与胡适将有关文章编辑成《人权论集》由新月书店出版。其中罗的主要文章有《论人权》、《专家政治》等。这些言论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也较为集中地抨击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一党专政”政策特别是反对蒋介石个人独裁因而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仇视。国民党政府“明令彻查胡适”2。教育部长对胡适签了“警告令”并以教育部的名义勒令光华大学解除罗隆基的教授职务。193o年11月4日国民党上海市公安局突然以“言论反动、侮辱总理”“国家主义的领袖”“共产的嫌疑”为由将罗隆基拘捕。后来为胡适和宋子文所保释。在国民党的压制下罗隆基仍坚持自己的一贯1梁实秋:《谈闻一多》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版第6、3页。2梁实秋:《谈闻一多》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版第6、3页。1梁实秋:《谈闻一多》第5o—51页。

2《中华民国史料丛稿·大事记》第15辑(1929年)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2页。主张他先后表了《我们要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我们要财政管理权》、《我的被捕的经过与反感》、《对训政时期约法的批评》、《什么是法治》等一系列文章揭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抨击国民党的现实政治。他始终坚持:“《新月》的立场在争言论思想的自由。”1这时的罗隆基一方面反对国民党当局的法西斯统治另一方面又反对**的主张。他主张用改良主义“代替”**领导的武装斗争、暴力革命。193o年12月罗隆基表《论中国的共产——为共产问题忠告国民党》的长篇文章“忠告”国民党当政者对于**思想不能“压迫”而要采取“以思想代替思想的方法”并“这种剿共铲共的策略是最根本最敏捷最聪明的方法”。人权派作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出现的一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派别他们自己标榜的政治态度是:“我们相信民主政治的人很诚意地认定国民党的一党**不能把中国政治引上常轨。**一旦得势政治上‘党治’的方式自然是一丘之貉。在我们爱护自由、崇敬平等、坚信民主政治的人对国共两党的党治最少是一视同仁无所偏爱。”2九一八事变爆后罗隆基在上海各大学公开演讲主张武装抗日宣传抗日救国主张。9月21日表《沈阳事件》一文抨击蒋介石国民党勇于私斗怯于外战的虚弱本质认为在目前内忧外患的环境下当局要有“举国一致抵御外侮”的诚心“根本改组现在的政府容纳全国各项人才作为政治上的应急的过渡办法”。呼吁:“如今党国的人员给我们四万万的国民一个共赴国难的机会。”1同时他表示:“在国事危机存亡的时候我们决不愿拿‘言论自由’作幌子来与当局为难”“内政上一切的政治主张可以暂时搁置一切的政治意见可以暂时牺牲。”2但是罗隆基要求民主与人权的政治主张从来没有放弃。1931年底新月书店编辑出版了《政治论文》一书收集了罗隆基从1929年人权运动以来6续表的政论文章。他在该书的序中写道这些文章虽已有三年之久但是“直到现在我感觉着我在政治上目前要的话依然是我已经过的那些”。

为了扩大宣传武力抗日和实行民主政治的主张罗隆基坚决辞去了《新月》杂志总编辑的职务于1932年1月间离沪北上就任天津《益世报》社论主撰。他赴任的第一篇社论题为《一国三公的僵政局》(1932年1月12日)抨击国民党内蒋、汪、胡三派置国难于不顾仍纷争不休。一二八事变爆前两天他在《益世报》表题为《可以战矣》的社论(1932年1月26日)主张武力抗战反对蒋介石个人独裁和对日不抵抗政策。1932年4月罗隆基与张君劢等人在北平成立再生社。5月2o日出版再生社机关刊物《再生》月刊。该刊创刊号上表《我们要的话》正式提出他们的政纲和具体方案即绝对的民族主义、修正的民主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的经济。1933年5月塘沽协定签订以后他在天津《益世报》连续表社论痛斥蒋政权是“对外屈服对内欺骗”。福建事变生以后罗支持福建人民政府的主张并坚决反对内战主张对福建事变和平解决。他的这一系列言论引起了蒋介石国民党政权的仇恨。1933年秋国民党蓝衣社暗杀罗隆基1《胡适来往书信选》(中)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6页。

2罗隆基:《论中国的共产》《新月》3卷1o号。

1罗隆基:《沈阳事件》(1931年9月21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2罗隆基:《告日本国民和中国的当局》《新月》第3卷12号。

未遂接着国民党天津市党部和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对《益世报》给予“严重警告”年底迫使天津《益世报》在罗聘约期满后暂不续约。罗隆基被迫离开了《益世报》。

1933年再生社作出建立国社党的决定。1934年7月中国国家社会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天津召开罗隆基当选为中央总务委员兼宣传部长。1934年秋罗隆基应召南下四川在峨嵋山与蒋介石会晤。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每日为蒋介石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美等国家的战时行政组织。此外他还为在峨嵋山受训的军官作了几次演讲。临行前面对蒋介石的拉拢利诱他坦率地表示:“我没有参加实际政治的才能和兴趣仍愿意回南开大学教书并从事写作。”1罗隆基回到天津后不久宋哲元代替黄郛掌握了平津政权在取得宋哲元的谅解后他又重返《益世报》。1936年3月罗隆基针对国民党政府污蔑日益高涨的学生运动出了“万般有罪爱国无罪!”的呼声2。1936年6月罗隆基为《益世报》写了一篇题为《国人制裁内战》的社论提出:“在今日我们是无条件反对内战的。用抗外做题目与中央生内争者我们不能同情另一方面‘统一’两字亦不是中央政府进行内战的好题目。”1由此引了一场与胡适的笔战。罗隆基在《益世报》上先后表了《我们的逻辑》、《我们立场的解释》等文对胡适的论予以义正辞严的驳斥。这一期间他还兼任南开大学教授、北平《晨报》社长参加华北各界救国会为团结御侮不遗余力地奔走呼吁。

全面抗战爆后罗隆基南下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1938年6月应国民政府邀请成为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武汉失陷后张君劢表了《致**先生一封公开信》要求**取消边区取消八路和新四军“将马克思主义暂搁一边”2。各党各派先后对此表评论国社党内部也因此生意见分歧。作为国社党宣传部长的罗隆基表示张君劢的这种意见不能代表国社党要抗战就要同**搞好关系。一届四次国民参政会上**和其他中间党派参政员一致要求国民党结束党治实施宪政。罗隆基在讨论宪政问题提案时尖锐地指出:“一党专政不取消一切都是空谈。”民主宪政运动展开后1939年1o月罗隆基与张澜、黄炎培等在重庆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11月23日一致通过了《统一建国同志会信约》和《简章》。罗隆基于194o年连续表《中国目前的政党问题》、《论公开政权》等文章提出了解决党派问题的方案即实行“多党制”与“公开政权”。皖南事变生以后各界爱国民主人士纷纷谴责国民党的**分裂行径同时他们更迫切地感到联合的必要决定将统一建国同志会改建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1年3月19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特园正式成立罗隆基当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长。1o月25日在二届二次国民参政会上依据政团同盟纲领的精神张澜和罗隆基拟成《实现民主以加强抗战力量树立建国基础案》要求结束训政成立战时正式民意机关保证1罗隆基:《我在天津〈益世报〉时期的风风雨雨》《文化史料》丛刊第8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版第9o页。

2《自由评论》第14期1936年3月6日出版。

1天津《益世报》1936年6月9日社论。

2《再生》第1o期1938年12月16日。

人民各种自由取消特务组织;严禁官吏垄断企业、投机倒把等。这一提案获得包括**在内的23位参政员的联署但招致国民党参政员的强烈不满。194o年罗隆基宣布脱离国社党。1942年赴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3年5月他参与创建了政团同盟昆明支部任宣传委员这是政团同盟最早成立的地方组织。该组织在昆明利用报刊和集会讨论宪政批评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要求民主自由主张开放政权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响应。政团同盟昆明支部在罗隆基等的主持领导下先后吸收了潘光旦、李公朴、闻一多、费孝通、吴晗等一批优秀分子加入同盟。罗又主持吸收云南地方实力派龙云秘密入盟扩大了民主政团同盟的声望和实力。此外昆明支部向政团同盟中央常务委员会建议将政团同盟改为民主同盟使它成为政治主张相同的民主人士的联盟中央常委会接受这一建议1944年9月19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正式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成立新的领导机构罗隆基当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兼宣传委员会主任。同年11月民盟昆明支部改为云南省支部出版机关刊物《民主周刊》罗隆基任主任委员并担任《民主周刊》主编。他积极响应**在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上正式提出的“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各党派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在昆明起组织5ooo人的双十节群众纪念大会和护国纪念会会后举行大游行高呼“我们要和平”、“我们要扩大民主运动”在西南地区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响应。同时罗隆基在《民主周刊》上接连表《民主政治与民意政治》、《党派团结的具体方案》等文章强调党派团结为实现民主的枢纽并提出有关实现民主宪政的具体主张。

抗战胜利后罗隆基离昆赴渝全力从事民主运动。1945年1o月1日中国民主同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重庆上清寺特园召开罗隆基为主席团成员他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民盟对目前一切问题的主张》的政治报告大会还通过了《宣言》、《中国民主同盟纲领》及《组织规程》。由罗隆基执笔起草的《政治报告》和《中国民主同盟纲领》设计了民盟实现民主共和国的方案:“中国民主同盟在中国所要建立的民主制度绝对不是并且绝对不能把英美或苏联式的民主全盘抄袭”而是“要依据英、美、苏的经验树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制度”这种民主制度就是“拿苏联的经济民主来充实英美的政治民主”通过“平均财富消灭贫富阶级”“确认人民私有财产”实行计划经济等途径得以实现1。在这次大会上罗隆基继续当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兼宣传委员会主任与秘书长左舜生、组织部长章伯钧一起共同负责民盟中央的日常行政工作为贯彻推行民盟的政治思想和纲领主张而不懈努力。同年11月重庆各界反对内战联合会成立罗隆基当选为常务理事他在成立大会上表演声称“任何国家帮助中国打内战我们都反对;中国任何党派打内战我们都反对”1。同时积极支持昆明学生的反内战运动。12月24日沈钧儒、梁漱溟、罗隆基等人以陪都反内战联合会的名义分别致函蒋介石、**呼吁双方“万不宜诉诸武力”希望“即行停止武装冲突促进政治协商以贯彻和平建国之大义”。21以上引文见《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文史资料出版社第75页、第77页、第67—68页。1《记陪都各界反内战联合大会》见《周报》第13期1945年12月1日。2《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文史资料出版社第1o7页。

1946年1月1o日国人企盼的政治协商会议(旧政协)终于在重庆国民政府礼堂召开。罗隆基作为民盟九位代表之一出席会议。他参加政治组和宪法草案组的工作。在改组政府的讨论中罗隆基与**代表王若飞密切配合一致认为改组政府的关键是要“改变蒋介石个人**独裁的局面在政府中实现一些民主”3。罗隆基代表民主同盟提出改组政府三原则:(1)必须有共同纲领为施政共同准绳;(2)各方面人参加执行机关的办法要使他真能执行;(3)共同决策机关要真能决策。在讨论国民大会问题时罗隆基重申民盟主张即不承认旧代表的主张。由于政协会议期间**与民盟代表通力合作互相支持最终达成了有利于和平民主的五项协议。

政协协议一经签订国民党当局马上对它进行破坏准备动全面内战罗隆基为谋求和平从中斡旋并以民盟言人身份多次向中外记者揭露国民党破坏和平、动内战的阴谋多次联名抗议国民党特务压迫残害民主人士的暴行。1946年2月民盟总部机关报《民主报》在重庆创刊罗隆基担任社长。7月梁漱溟和罗隆基代表民盟严重抗议国民党单方面宣布如期召开“国民大会”指出这是非法行为。李、闻惨案生以后他在上海主持追悼大会并代表民盟讲话抨击国民党反动集团的卑劣行径。他:“民盟绝不因这类暴行事件而有所恐怖与退缩我们只有更积极、更勇敢地向前猛进争中国之和平、民主亦只有如此始足以慰李、闻两先生地下之灵。”同时他表达了一个民主战士对民主事业的坚定信念:“李、闻两先生虽然被杀死但战士的血决不会白流呵一个人倒下了但千万个人会起来的!”。1946年1o月11日国民党军队攻占张家口蒋介石悍然宣布当年11月12日召开“国大”并催促各党派提交参加“国大”的代表名单。罗隆基等民盟主要负责人坚持政协路线和民盟纲领拒绝了蒋介石国民党的引诱和拉拢。11月15日民盟中央常委召开紧急扩大会议决议起草一个民盟拒绝参加“国大”的严正声明以民盟代表罗隆基等五人名义表。24日罗隆基等三人代表民盟在南京举行记者招待会声明民盟始终坚持两条原则:(1)民盟维护政协决议;(2)民盟反对内战。并且强调民盟今后态度以第三者的身份继续努力以期打开国共僵局口号为:“恢复和谈停止内战”八字。同时宣布民社党参加“国大”“系违背民盟中规定条例实应请其退盟”。不久民盟中央决定开除民社党盟籍。罗隆基明朗进步的政治态度得到周恩来的赞许。1947年1月罗隆基出席在上海召开的民盟一届二中全会他在会上作了政治报告。二中全会通过了民盟不承认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及其“宪法”决不参加分裂的“国民政府”等项决议。1947年3月6日**代表王炳南为委托民盟保管京沪渝蓉昆等处遗留财产而表紧急声明罗隆基代表中国民主同盟接受委托并公开表了紧急声明。在危难之际显示了政治盟友的真情。

1947年1o月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11月民盟总部被迫解散。之后国民党派特务“护送”罗隆基回上海将他送进广慈医院(后转到虹桥疗养院)“治病”遂失去行动自由。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被**上海地下党设法营救方免遭于难。1949年9月他以中国民主同盟代表的身份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新中国成立以后罗隆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委员、森林工业部部3罗隆基:《从参加旧政协到参加南京和谈的一些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2o辑。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宣传部长、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等职。

1957年4月27日**中央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自5月初开始罗隆基作为民盟副主席参加**中央统战部多次召开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的座谈会。会上罗隆基作了坦率的言并对近来的“鸣”、“放”情况表示了意见。他认为:这次的争鸣是很健康的虽然大家对**提出了不少意见但并没有人提出反对**、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意见同时这个“鸣”“放”又是根据**的整风指示进行的也可以是在**的领导下进行的。针对有人担心对党提批评意见将来会受到打击报复的心理他建议由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成立一个由**、民主党派和其他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委员会检查过去“三反”、“五反”和“肃反”工作中的偏差并鼓励受委屈的人士向这个委员会申诉。他强调“平反”的机构一定要同“三反”、“五反”、“肃反”的原领导机构分开。他还主张地方人代会和政协也应该成立这样性质的委员会使它成为一个系统。另外他提出**在展组织方面特别是在展知识分子方面是否有些太快了。他认为解放初期在知识分子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常是“打击别人抬高自己”而这样的人被党看成是积极分子吸收进党他们“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他的言还谈了实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条件问题他认为:“民主党派和**长期共存先要解决民主党派长期存在的问题”“实现互相监督要给民主党派以工作便利的条件”。他还批评了国家某些经济计划有主观主义的情况和各项工作中的全部冒进倾向。11957年6月8日以后展开了反右派斗争罗隆基和章伯钧一起受到批判被指控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反人民联盟”。7月1日《人民日报》表社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指责“民盟在百家争鸣过程和整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恶劣。有组织、有计划、有纲领、有路线都是自外于人民的是**反社会主义的”。同时被名的还有农工民主党。社论作出如下论断:“整个春季中国天空上突然黑云乱翻其源盖出于章罗同盟。”罗隆基的“平反委员会”与章伯钧的“政治设计院”、储安平的“党天下”被看作是“右派的三大反动理论”受到猛烈的批判。罗隆基被迫多次做交代和检讨但他本人也不知“章罗联盟”为何物。1957年罗隆基被划为大右派。他在抑郁苦闷中度过了凄凉的晚年。1965年12月6日夜猝然病逝终年69岁。

2o年后1986年1o月24日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在北京隆重纪念罗隆基9o诞辰。会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代主席楚图南讲述了罗隆基的生平事迹。**中央统战部部长阎明复追述了罗隆基的一生肯定罗隆基是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政治活动家为我们民族和国家做了好事是值得纪念的。

1《人民日报》1957年5月11日、5月23日。

第三十三章张君劢张君劢名嘉森字君劢又字士林号立斋别号世界室主人英文名netg。上海市宝山县人。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1月18日出生于嘉定县城一商宦之家。在12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二后与其胞弟张嘉璈共同活跃于中国政坛。张君劢一生出入于政治与学术之间曾任中国国家社会党、中国民主社会党主席在政治学、哲学、文化等方面著述颇丰。

6岁时入家塾记诵儒家经典学作八股文接受传统教育。1897年入上海广方言馆学习英文及数理化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在此期间由于受到思想进步教员袁希涛的影响开始关心政治。后来张君劢一度成为梁启立宪政治的忠实追随者。

19o2年张君劢应宝山县乡试经义策论中秀才。次年考入马相伯创办的震旦学院半年后改入南京高等学校。拒俄运动生后因报名参加拒俄义勇军被斥退学。19o4年到长沙明德中学教英语不久转澧州、常德等中学任教。19o6年被宝山县公派日本留学抵日后背弃入师范学习理化的承诺考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预科后入大学部学习政治精读英人洛克、约翰·弥尔等人的政治学著作初步确立了民主政治思想。因背弃承诺官费仅半年而止不得已卖文谋生。19o6年11月在梁启主办的《新民丛报》上表处*女作《穆勒约翰议院政治论》从此结识流亡日本的梁启。到1929年梁启逝世梁、张之间一直保持着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在日本留学期间日本人对德国文化的崇拜使得张君劢萌生了到德国留学的念头。清政府颁布预备立宪诏书后张君劢积极参与19o7年1o月梁启在东京组织的立宪团体政闻社。并在机关刊物《政论》上表《国会与政党》等文鼓吹立宪政治以及西方政党政治学。政闻社解散后19o9年6月与他人在东京设立“咨议局事务调查所”创办《宪政新志》杂志继续鼓吹议会政治。

191o年获早稻田大学政治学学士学位1911年参加清政府的殿试授翰林院庶吉士。辛亥革命后任宝山县议会议长1912年赴京任农商部秘书针对当时争论异常激烈的省制问题张君劢著《省制草案》提出自己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问题上的主张。同年1月与汤化龙、孙洪伊等宪友会成员在上海起共和建设讨论会隐奉梁启为领袖夏秋之间为动员各方面欢迎梁启归国而四处奔波。1o月上旬受民主党委托到日本迎接梁回国下旬记录梁启在各欢迎会上的讲演12月将各讲演结集出版名为《梁任公先生演集(第一辑)》。

1913年张君劢取道俄国赴德国留学3月入柏林大学学习法政、财政等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后对战争生了极大的兴趣。1915、1916年在《大中华杂志》、《浙江兵事杂志》、《东方杂志》等刊物上表了大量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章向国内介绍了有关大战的情况。

护国战争爆后应梁启电召归国。1916年春出任浙江省交涉署署长后任上海《时事新报》总编。国会重开后围绕省制是否入宪问题展开激烈讨论。1916年9月张君劢在《大中华杂志》上表《联邦十不可论》并重印《省制草案》重申“大共和国之理想”的主张。

“府院之争”之际张君劢极力主张对德宣战。1917年2月秉梁启之意前往徐州向张勋汇报对德外交情况;4月请梁启起草对德宣战布告。6月建议段祺瑞组织参战军;8月段政府公布对德、奥宣战书。

“安福国会”成立后张君劢追随梁启暂时退出政坛。1918年1月酝酿起松社以纪念在护国战争中立下不朽功勋的蔡锷(字松坡)将军;12月与梁启等作欧洲旅行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情况。梁启等回国后张君劢仍留居德国耶纳师从著名的哲学家倭伊铿(Rudo1feunet)学习生命哲学直到1922年春回国。

旅欧期间张君劢除研究哲学外对欧洲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翻译了苏俄宪法向国内详细介绍了德国革命的情况鼓吹德国式的社会主义反对苏俄社会主义反对以俄为师从此其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基本形成。这一时期的大量政论性文章表在《解放与改造》(第三卷起改名为《改造》)杂志上。1922年把介绍德国革命的文章结集出版名为《新德国社会民主政象记》。

1922年应邀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八团体“国是会议”草拟国宪大纲并著《国宪议》加以明。同年德国哲学家杜里舒(driesch)应讲学社邀请来华讲学。张君劢口译并整理出版《杜里舒讲演录》同时向国人翻译、介绍杜里舒的生机主义哲学。

1923年2月张君劢在清华学校作题为《人生观》的讲演提出自由意志的人生观遭到丁文江(字在君)、胡适等人的反对哲学界因此展开关于“科学与人生观”(又称“科学与玄学”)的大论战。论战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张君劢在很多讲演中提及此事因作为论战的一造主角而自豪。

“猪仔议员”制订的“曹锟宪法”公布后张君劢鉴于该宪法采纳了“国是会议”宪草的很多内容主张由国民投票公决遭到邵力子、瞿秋白等人的痛斥。

1923年在上海创办自治学院自任院长次年奉令改名为国立政治大学讲授英国政治、唯物辩证法批判等课后来政治大学的一批学生成为其忠实的政治追随者。北伐军攻克上海后政治大学被关闭。1925年段祺瑞政府召开善后会议以抵制国民会议运动张君劢、梁启等拒绝段政府参加善后会议的邀请。

1927年梁启拟组织一松散的组织作为组党的准备张君劢主张梁宣明政纲直接组党。1928年张君劢与青年党领袖李璜在上海创办《新路》杂志抨击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与训政学杂志行十期即被停刊。1929年青年党在上海英租界开办知行学院张君劢为学员讲授欧洲政治思想史。端午节前在回家途中遭绑架被囚禁在上海警备司令部附近达2o天之久。9月9日参加完梁启的葬礼不久到德国耶纳大学任教讲授中国哲学并与倭伊铿合著《人生观问题》。

193o年译著《政治典范》(grammarofpo1iticsbyh.J.Laski)出版因迫于国民党高压统治不得已以“张士林”的名义出版“士林”二字各取“嘉森”二字的上下部分。拉斯基的多元政治论思想对张君劢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1年8月离开耶纳返国中途在苏联停留一月考查苏联的经济建设情况九一八事变前夕回到北平后到燕京大学讲授黑格尔哲学并与张颐就黑格尔哲学展开讨论。

1932年与张东荪、罗隆基等在北平秘密成立中国国家社会党创办《再生》杂志表《我们所要的话》、《国家民主政治与国家社会主义》等纲领性文章提出国家民族本位、民族建国、修正的民主政治以及国家社会主义等政治主张。1934年国家社会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被选为中央总务委员兼总秘书。在《明日之中国文化》一书中提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出路在于“造成以精神自由为基础之民族文化”。同年12月国民党当局将3ooo余册《再生》以及其他一些进步书籍一同焚毁。

1935年再生社出版《中国往那里去》汇集了国家社会党的一些纲领性文件。《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汇集了张君劢在学术、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文章及讲演。是年到北平、广州、太原等地讲演积极宣传国家社会党的政治主张。

1936年国社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连任中央总务委员兼总秘书职。译德国鲁登道夫著《全民族战争论》(dertota1kriegbyLudendorf)呼吁全民抗战。

全面战争爆后应邀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庐山谈话会、国防参议会并被聘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家社会党得到政府的承认愿意共赴国难。1938年12月表《致**先生的一封公开信》希望**放弃阶级斗争、取消军队和边区。同年出版《立国之道》详细阐述了国家社会党的政治主张。

1939年各民主党派利用国民参政会的合法地位掀起民主宪政运动。

在一届四次国民参政会上张君劢等36名参政员联名提出《请结束党治立施宪政以安定人心扬民力而利抗战案》要求政府授权国民参政会组成宪法起草委员会制订宪法结束党治。同时又与左舜生等其他55人联名提出《改革政治以应付非常局面案》提出以宪政代替党治立即成立举国一致的战时行政院。随即与张澜等人起组织宪政座谈会并决定成立宪政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