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石之暗怀琼琚 第一卷:溪流千年 第一卷第75章神游清一门(三)(2/2)

七宫殿中央有一个小殿,正是鸿蒙圣宫的入口,二人来到宫门,其建筑之气派宏伟自不必说,二人已经习惯。殿外铺着数万具尸骸,颇为壮观又骇人,而二人头皮发麻,赶紧飞跃而过,却又立即被一道光束照住。

仿佛连血液都被窥探得一干二净,那光束不知从何而来,威慑力十足,似乎能轻易将二人烧碎,孙梓凯立即举起了身份牌,那光束感应到了牌子上的灵气脉络,认可了他的身份,便不再照射孙梓凯,只照姜钰瑾去了。

这事也难不住两人,随便从那数万骸骨取出了相同的牌子,再由孙梓凯更改灵气结构,不一会儿,姜钰瑾也获得了进入的资格。

二人走入宫中,迎面见到的是一座雕塑,与外面华丽高贵的建筑不同,这雕塑是用黄土砌成的,被雕刻者的面容都已模糊不清,但此雕塑被层层封印术保护,连灰尘都不可能飞进去,二人猜测这大概是清一门和五大灵法的缔造者了。

这里面没有灯台,却四处通明宛若白昼,,绕过那雕塑后,便能见到大量被悬挂在白玉晶墙上的块块古石碑,也该是记载着那位传奇人物的过往,二人没有理会,一直走到头,却又遇到了岔路,绕了近一个时辰,才将这中央小宫殿的东西看完,除了感概那位前辈的天纵之才,二人并未有所心得。

行至最后,有七条大道直通七座宫殿,其中五条道各占五行其一,大概是修哪一种灵法的弟子,就去对应的道和宫殿即可,而最后两个宫殿有些特殊,一个在道前刻字“丹”,一个刻字“器”。

考虑到二人已经离开燕明宗很久,不能久留,孙梓凯便决定带着姜钰瑾走入了水行之道,进入了正北坎卦位的宫殿。

进了宫殿后,二人这才明白,这鸿蒙圣宫其实就是清一门的藏经阁,却绝不是燕明宗那等级别能比得上的,打眼一瞧,无数的书架,十层楼面,超百万数量的书卷。二人走入其中,发觉这里承载的不光是水之灵法的术法秘籍,也包括了不少清一门水之灵法得道名人的功绩和心得。

姜钰瑾震惊道:“仅水之灵法一门修行之道,竟有这么多的书卷秘籍?那我要看到什么时候啊?”

孙梓凯同样震惊,因为他发现能摆放在这里的术法,绝不是滥竽充数的,如他随手取来的一本,其名为:“水月瞒天术。”竟是水系幻术,又取来一本,名为:“大洞别天术。“也是幻术,他随意地去任何一个楼层,任何一个书架取来任何一本秘法,只会更好,没有废品。

二人很快忘记了时间,一个在一楼,一个在四楼,就坐在书架旁看书。这里的书架没有任何的花哨,用最好的千年木料简单打造而成,往上走也并没有任何的禁术限制,类似动尘宗,进到这里的人,可以随意地翻阅任何术法。

二人一看就是三个时辰,全然忘了时间。姜钰瑾拿到了一本“听术心得”,是当年的一位弟子为初入水之灵法大道的后人写下得一分启示心得。在心得的启发下,姜钰瑾将三泉涤心术融会贯通,在心内形成了一条“溪流”,这是那位前辈教给后入的妙招,以水引水,再以身水引天地之水,在心清之下,可环环不断,让自己的身体永远被最新鲜的水灵气充盈。

并没有提高姜钰瑾的境界,却让她真正打开了水灵法修行的大门,而那位弟子也按照自身所见所历,将最基础的化伤术加以完善,形成了一道线型修补法,姜钰瑾依葫芦画瓢,手上因水灵气而产生了多条细丝线,幻想着自己在用这些水线“缝补”内外伤。

孙梓凯手里拿着一本“古秘分身术”,读得津津有味,但三个时辰过去,他叹了口气,自语道:“这里藏书虽多,可进到这里的人,只能远观却不可实学,单单这一本秘法,就足以让一个人苦练十年。”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这里所有秘法的第一页,均记载着之前学习者的平均参悟时间,这本古秘分身术的平均参悟时间是十三年零七个月。这还算好的,有些秘法二十年也只能是入门,就如同之前孙梓凯拿取的水月瞒天术,平均参悟时间就是三十三年零两个月。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