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不殆录 第36章 抗北齐之决战(1/3)

绍泰二年,六月十一日。

连续下了一日两夜的大雨。

雨方停,陈霸先集合诸将召开军议,准备和北齐军决战。

“主公,我军二月起兵攻打江州,六月回军,一路且战且行,四个月历经千里往返,已成疲师。”

周文育道:“此时与敌大军决战,恐有不利。”

“建康屡遭战火,四方壅隔,粮运不至。”

徐度也道:“如今户口流散,征求无所。我军缺粮少食,士卒饥饿疲惫,恐怕难以力战。”

麾下的首席猛将和谋主都是如此说法,陈霸先不置可否,再问一人。

“安都,你怎么看?”

“景德和孝节所说乃是实情,然我军艰苦,敌军也艰苦,此时正是考较两军意志之时。”

侯安都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机会让了出去:“胜负之机,请荀深明为我等言之。”

荀朗站起,向众人拱手。

他率领数千人马来援,乃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荀朗伸出手掌竖起,五指张开,手指修长有力,声音清亮穿透人心。

只听他坚定道:“敌军已是强弩之末。此时决战,我军其利有五。”

“其一,这场大雨,平地水深丈余,北军昼夜坐站于泥中,只能悬釜而炊,困顿不堪。而我军屯兵台城和潮沟北路,地高且燥,水退路干,还能轮班休整,士气未损。(注1)

“其二,北军诸将,或为高敖曹旧将、或为河东名门、或为鲜卑种。名位相侔,裴英起以侍中为军司,萧轨与李希光并为都督,军中抗礼,不相服御,竞说谋略,动必乖张。(注2)萧轨名为统帅,实则难以指挥自如。而我军诸将皆英勇忠诚,主公如身使臂,进退得宜。”

“其三,北军主力为高敖曹旧部汉军,并无鲜卑嫡系部队,齐帝恐有消耗之意,其军各将未必有效死之心。而我军背靠都城,再无退路,必然拼力死战。”

“其四,北军此前攻侯将军梁山不克,阻周将军回援不成。至建康与我数战,胜少而败多,已然锐气受挫。而我军虽疲,有三吴之兵生力来援,士气高昂足可一战。”

“其五,我军于瓜步获敌军粮万斛,皆为陈粟,可见北军的补给已近极限。又于江乘获其船米,北军只有杀马驴为食,可知其粮已尽。”

荀朗每说一条,便屈起一指,将胜败之机娓娓道来。

众将纷纷点头称是,无人异议。

“因此。”

言罢五胜五败,荀朗握起拳头,振袖一挥:“我军只需饱食一顿,振奋士气,敌饥我饱,决胜正在此时!”

“说得好!”

陈霸先击节赞道:“不愧是荀深明,果然深明兵法。传我将令!”

贞威将军、建康令孔奂搜集整备军粮

仁威将军侯安都并荀朗率一万人为先锋

武威将军周文育并胡颖率一万人为次锋

安东将军吴明彻五千人为左翼

安西将军沈泰率五千人为右翼

车骑将军陈霸先率周铁虎、程灵洗、钱道戢、裴忌、杜棱、韦载等二万人为中军

信武将军徐度率五千人为合后

全军合计五万五千人,明日决战!

-----------------

明天就要决战了吗。

侯胜北安顿好自己的一什人,和部下们一起胡乱喝了些薄粥。

晚间听阿父说了军议的结果,侯胜北有些惊讶又有些高兴。

这次主公让阿父担任先锋,可能是凶汉之前的发言露怯了吧?

从去梁山立栅算起,这场大战绵延一百余日。过去了小半年,拖得所有人筋疲力尽,也该有个结果了。

侯胜北走出营帐,望向天空。

大雨方晴,夜空如洗,繁星点点。

等到明日太阳升起之时,十万多人就要在这片天空下彼此杀戮,所求又是为何?

这么深邃的问题,他不知道答案,但是很清楚如果不能在明日的决战中获得胜利,城中的阿母、小弟、淽姊就会面临悲惨的命运。

所以,此战决不能输。

……

六月十二日,未明。

孔奂一昼夜时间,只能调集到一些麦子作为军粮,匆忙煮成麦饭。

北人食麦,南人食稻,麦饭粗粝难咽,军士抱怨。

正在为难之际,陈蒨送来米三千斛、鸭千头,恰巧够五万人两日之食。

陈霸先下令炊米煮鸭,人人以荷叶裹饭,婫以鸭肉数脔,得数万裹。

士卒一旦食讫,弃其余。

……

清晨,全军用餐已毕。

侯胜北也吃了一顿鸭肉荷叶饭,抖擞精神,与萧摩诃并立于侯安都身后,见彼此的嘴角鸭油未干,相视一笑。

侯安都的身侧是荀朗,荀法尚站于其身后。

侯胜北回望了一下位于百丈外的高处,上下四层,周二百余步,山泉环抱的北郊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