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不殆录 第19章 赤子心(1/3)

承圣三年,正月。

去年十二月,宿预东方白额号召军民举城归顺,江西州郡皆起兵应之。

陈霸先使晋陵太守杜僧明率三千人,授胡颖为五原太守,随杜僧明相助东方白额。

陈霸先自己则率军从丹徒渡江,以侄儿信武将军陈蒨为前军,亲率众将围攻广陵。

王僧辩辖下的秦州刺史严超达出秦郡,围泾州。

南豫州刺史侯瑱、吴郡太守张彪出石梁,为之声援。

经过一年的养精蓄锐,陈霸先在东面战线发起了一轮反击,意图夺回北齐趁侯景之乱侵占本朝的江北之地。

北齐方面派来迎战的统军将领,乃是与齐主有姑表之亲的重臣,冀州刺史、六州大都督段韶段孝先。

段韶自小为姨父高欢器重,常置左右以为心腹,领亲信都督。

二十年前的广阿之战,尔朱兆号称十万精兵,高欢担心彼众我寡。

段韶少年意气,答道:”众者,得众人之死;强者,得天下之心。高王躬昭德义,除君侧之恶,何往而不克哉!”

高欢仍然担心弱小强大之间,恐怕不得天命。

段韶又进言道:”韶闻小能敌大,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尔朱外贼天下,内失善人,知者不为谋,勇者不为斗,复何疑也。”

小小年纪,深谙人心军心在战争中的作用。

于是高欢定策,一战而胜,奠定东魏局面。

之后的韩陵之战,段韶督率所部先锋陷阵,从高欢出晋阳,追尔朱兆于赤谼岭。

随军袭取夏州,生擒斛律弥娥突。

东西相争的邙山大战,高欢为西魏贺拔胜率十余精骑所逼,追兵与高欢马头马尾相交,不过一槊距离,高王的性命危在旦夕。

段韶从傍驰马引弓反射,一箭毙其前驱,追骑慑惮,莫敢前者。

如今的段孝先正当壮年,乃是北齐第一流的强将,领军前来对敌陈霸先,正是棋逢敌手。

……

其时淮泗扰动,齐将王球攻打宿预,被杜僧明击破,退回彭城。

北齐刺史王敬宝遣使告急,广陵、泾州两处被围,三军咸惧。

段韶却看出了南朝军势的不协调之处,一针见血道:“梁氏丧乱,国无定主,人怀去就。霸先等智小谋大,政令未一,外托同德,内有离心,诸君不足忧,吾揣之熟矣。”

齐主命步大萨汗率四万人马奔赴泾州解围。

王僧辩令侯瑱、张彪自石梁出击,支援严超达,两人果如段韶所说,迟留不进。

王僧辩又命将军尹令思率领一万多人,准备攻击盱眙。

段韶见战机成熟,留下仪同敬显俊、尧难宗等围守宿预,困住东方白额。

自己仅率步骑数千人,倍道赶赴泾州。

途经盱眙,尹令思没想到敌军突然杀到,恐有大军在后,看到段韶的军旗就望风而逃。

段韶继续进兵,与严超达一战,大破之,尽获其舟舰器械。

既解泾州之困,段韶对诸将士道:“吴人轻躁,本无大谋,今破超达,霸先必走。”

随即转战广陵。

陈霸先心中苦涩,以自军眼下孱弱的实力,只有一击之功。如若不能速胜,陷入了拉锯消耗,最后坚持不住的必然是己方。

而要是赌上国运,决机于两军阵前,北齐输了不过损失些许人马,退回原有边境。这边则是押上了南朝将近半数的机动兵力,冒着京口形同虚设,建康门户洞开的风险。

他,输不起。

战机已逝,陈霸先只得解围退军,令侄儿陈昙朗带宿预义军三万户渡江南撤。

段韶追击至杨子栅,望到扬州城才回军,大获其军资器物。

各军退却,杜僧明回丹徒,侯瑱、张彪回秦郡。

吴明彻围海西,守将中山郎基削木为箭,剪纸为羽固守。吴明彻围了百日不能攻克,也只能引兵退走。

段韶回师宿预,以辩士说服东方白额开城盟誓,诱而杀之。

于是淮泗平定。

陈霸先等待义军蜂起机会,意在夺取江淮的反击战役,就此折戟沉沙,无功而返。除了获得三万户人口,并无恢复尺寸领土。

-----------------

在陈霸先北渡大江,发起战役的时候,侯胜北一家再度来到高凉,共度三月三上巳佳节。

冯宝姨父在太守府的庭院里摆好了屏风席榻,点上香炉,设宴邀请众人。

照着汉家规矩,众人折柳条枝,蘸花瓣水,互点头身祓禊之后,入席玩起了曲水流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