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运锦莲 第一百二十五章 这样的碧水寺(2/3)

进了腊月,王府上下便开始准备过年。

也因为进入年底,王府见天的有汝宁官员的家眷来访。鸿韵因为身份不便见许多人,就让赵妃出面应酬,她也乐得轻松。只是赵妃许多事情不能做主,每天见完客人都需要来回复,鸿韵也没有轻松到哪去。

这天,赵妃又出面接见了一位当地大族的当家主妇。

一会赵妃便来回禀,因为鸿韵平时随意,赵妃在她面前也随便起来,“姐姐,你说奇不奇,人家年下都是来送拜年礼。这个景家的媳妇竟然到王府来求事做。”

鸿韵笑笑,各个藩王家中都养着谋士,这她知道的,来汝宁这半年来也有不少人自荐上门的。但豢养谋士也是朝廷的忌讳,鸿韵便劝朱见泽不要收留,只留下几个能够帮忙打理家业的人。

“你怎么跟她说的?”

“还没说呢?我说让她改天再来。”赵妃一边说着,一边轻轻的揉搓着自己的手。

鸿韵看了她一眼,将手里的暖炉递给她,“你是嫌王府的茶多是不是?这些都是男人的事情,哪需要她一个妇道人家出面的,她要是下次再来,就叫她家里那位直接去见王爷。”

赵妃接过手炉,郑重的跟鸿韵道了谢,才道:“那景氏说她家的求见过王爷,王爷推到姐姐这边来的,我这才来回姐姐的。”

朱见泽鲜少让自己管这些事情的啊?鸿韵愣了愣,示意赵妃继续说下去。

“听她的意思,她家的是位举人,想进王府给我们三位爷当启蒙老师。我想王爷是因为这个才推到姐姐这边的吧。”

鸿韵哑然,“这些人真是,想进王府什么点子都用上了。咱们樒儿大些,也还有好几个月才四岁呢,纪宕和嘟嘟就更不必说。哪用得着启蒙老师?下次她再来,你就说孩子小现在考虑这些还为时尚早。”

赵妃轻轻笑了,“每个做娘的都以为自己孩子小。听说王爷是三岁就拜了蒙师呢?姐姐不妨暗中打听一下,要是觉得合适就留下来,咱们王府也不在乎那么一两年的束修,免得以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鸿韵想了一下,道:“这倒是,你要是有闲工夫,就到处打听打听的这家的为人吧。”

赵妃应下了,两人又说了些其他的琐事,赵妃才离去。

晚上,鸿韵将这事跟朱见泽说了。朱见泽想了想,“那人第一次来时我就叫树德打听过了。人品还错,就是因为有些书呆子气,不会赚钱,家里在上一辈又败落了,所以生活有些困难,才想来咱们王府当蒙师的。我见是这样,就叫他来找你,没想到这人竟然叫她娘子来的。”

后世都提倡素质教育,鸿韵可不想几个小孩子被一个书呆子教育成几个书呆子。她扁了扁嘴,“书呆子气的人怎么能当老师?我看还是算了吧。”

朱见泽倒是没有将这事放在心上,只说了句“随便”,就又拿起一本农事的书坐在暖炕上看起来。

鸿韵一想,人家三番四次的上门来求,这么有诚意,自己这样拒绝又有些过意不去。又想起王府外院的管事有许多孩子都到了年龄,可以找个人来教他们,一来可以当做员工福利,二来嘛,可以考验一下这个景举人适不适合做老师,要是适合的话,再让他教几个孩子也不迟。

想着一乐,就将心中想法告诉了朱见泽,朱见泽也来的兴趣,放下书和鸿韵开始商量上课的地点,还有这位举人住哪里。最后决定将王府靠近后门的一个园子用围墙隔出来,在围墙上开个门就自成了一个小院,既可以上课又可以供这位景举人住宿。

没过几天,鸿韵亲自见了这位景举人,景举人的全名叫做景天,三十上下的年纪,长的一派书卷气,人说话还算风趣幽默,就是有些不知人间疾苦的意味。当时商量好细节,便约定正月过完就开始上课。

见完景天,鸿韵跟庆嫂感叹,“与这样一位结婚,真是苦了他的娘子了,既要担心家里的生计,还要照料这样一位大孩子的生活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