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借皮 第二百二十四章血海阶梯(1/2)

冯家人看见村民“气势汹汹”地赶过来,早就吓得六神无主,赶紧拿上家里还能值点钱的东西准备给人家认错。

等到他们听说了村民的来意才算松了口气,带着人去了关着冯家孩子的仓房。

门一开,所有人就都傻了眼。

明明只有五六岁大小的孩子,竟然像是老僧一样盘着腿坐在一口倒扣的水缸上,神色之庄严堪比神明。

在场人的人好不容易压住了想要跪下磕头的冲动,才把事情给说了出来。

冯家孩子当场就摇头道:“不行,我不能说。”

那家人见小孩这里说不通,就拉着冯家人说情。还答应给他们二两银子做报酬。

冯家几代人都是种地出身,在村里又是出了名的老实,平时被人欺负了都不敢吭声,什么时候被人捧过敬过?人家几句好话奉承过去,他们就不知道怎么好了?再加上人家还答应给银子,他们还有不答应的道理?

二两银子在冯家人眼里就不少了。冯家虽说有那么两亩地,但是靠种地得的那点粮食,除去家里吃喝,留下来年的种子,剩下的又能卖多少钱?二两银子听着不多,但是在康乾时期,一两银子足够买一百五十斤最优质的大米。这对冯家来说就是一笔意外之财。

别说冯家孩子答不答应?单就是他爹妈都恨不得替他说话了。

冯家孩子知道躲不过去了:“我可以告诉你们,怎么把人头拿回来。但是,你们都得答应我一件事。”

“那就是,你们将来不能杀我!”

村里人一听这话全都愣住了,人群里到底是有能说会道的人,趁着别人愣神的工夫就开了口:“你这能掐会算,那可是咱村里的宝-贝疙瘩。我们把你当神仙供着都来不及,哪能杀你呢?”

冯家孩子看了那人一眼,又说了一句:“你们真要杀我的时候,不能用跟五行有关的东西。你们只要发了誓,我就答应。”

村里人一半因为好奇,一半出于敬畏地发了誓。冯家孩子才说道:“那人的脑袋没漂走,就在水底下的石头缝里卡着。但是,你们不能下去捞,人头不上来是水里有东西故意在压着,你们谁下去捞脑袋谁就得死。”

“你们带几斤猪肉和一只活鸡过去,把猪肉剁碎了撒水里,等到水里出了漩涡,赶紧把鸡给杀了,鸡心掏出来挂在鱼钩上扔水里,看见鱼钩漂子三点头就收线,人头就上来了。”

在场的人都是听得半信半疑,但是,人也问了,话听了,事儿就不能不办了。

在东北这边,最忌讳的就是“求仙不信”,意思就是说:你已经求了仙家给你指点迷津,结果人家说了话,你不照着做,等回过头来再求大仙,人家可就不帮忙了。

当然,在清朝代初中期,东北的出马文化还没完全成型,占据东北术道主流的是萨满教。

因为萨满和出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不是术道中人,很难分清谁是萨满巫师,谁是出马弟子?甚至很多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也弄不清两者的区别。

不过,到过东北的人都知道,东北对那些能帮人消灾解难的人有两种称呼:一种是“大神儿”,一种是“大仙儿”。

“大神儿”说的是萨满巫师。

“大仙儿”说的是出马弟子。

因为,沙家崴子的事情过去的时间太久,司宸的情报也无法做到完全还原当时的情景,所以,只能先用“仙”来代替。

冯家那孩子交代完怎么拿那颗人头之后,就告诉村里人:“等你们找到人头了,再过来找我,把我抬回屋里去。”

那些村民见冯家孩子不再说话就离开了冯家,第二天拿着那孩子吩咐带着的东西去了河边,他们把碎猪肉给扔进了河里,还不到一袋烟的工夫,原本还在急流的河水就掀起了漩涡,河底似乎是有什么东西被抛落的肉沫给彻底激怒,掀起了阵阵咆哮。

那户人家强忍着恐惧把鸡心剖了出来,挂在鱼钩上扔进了水里。

这时候,河水里面已经白浪滔天,谁还能看得清钩漂点不点头?

拽着鱼线的人凭着手感觉的鱼线动了三下,赶紧拼了命地往上收线,没一会儿的工夫就从水里拽出来一颗咬了钩的人头。

这件事儿,当时在沙家崴子轰动一时,人人都说冯家那孩子是仙人转世。尤其是,他让人把自己抬回屋里的事儿,那就更代表着他是仙人。

因为,仙人不沾凡间土。

从那之后,到冯家求仙问事的人就越来越多,那个孩子却很少开口。

但是,人有的时候就是犯贱,那孩子越是不开口,他们就越是想问个明白,越是往冯家人手里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