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章 重生1996,设计一架战斗机!(新书求追读)(2/2)

简单地说,这个系统相当于一个有求必应且包教包会的导师。

在看到这个系统的一瞬间,常浩南差点兴奋地直接晕过去——毕竟每个读过研究生的人,都会希望有这样一个导师。

当然,如果消耗10倍的科研点数,系统也可以直接给出正确,或者是最优的结果,但作为一个真正带过项目的过来人,常浩南非常清楚,这绝不是效率最高的用法。

把脑子里的结果转化到现实中也是需要耗费时间精力的,就算他自己不眠不休,也根本没办法输出多少具体的科研成果,况且系统的科研点数大概也不支持如此挥霍。

更重要的是,华夏不只有他一个科研人员。

如果能在系统这样一个超级导师的帮助下,通过解决关键问题或者给出方法论带动整个华夏科研体系的效率,那么爆发出的力量将会千百倍于孤身一人。

不过以常浩南现在的状态谈这些都还太远,因此他决定先挽回自己过去的遗憾。

【科研点数:10

理论水平(满级LV5):LV2(0/10000)

工程经验(满级LV5):LV1(0/1000)

管理能力(满级LV5):LV0(0/100)

综合能力:LV1

正在进展的项目:0

可以开展的项目:1】

能力值等级不高。

但这反而是好事。

说明对于系统来说,常浩南重生之前掌握的那些知识都是非常初级的东西。

未来可期!

……

看着系统面板,他的脑中出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尽管他自己也知道不太靠谱。

但既然有了系统,那终究要试一试……

“给我设计一架歼20!”

先别管华夏在1996年这个当口能不能造出来歼20,你就说帅不帅吧!

隐身、鸭翼、双发重战、DSI进气道、有源相控阵雷达……

要知道这时候YF22都还没完成试飞呢!

然而常浩南的YY才开始不久就被泼了一盆冷水。

【能力等级不足,不存在关于该项目的可用构想】

……

显然,他关于歼20的想法最多只算个念头,完全达不到系统要求的“合理且闭环的项目构想”。

想想也合理,就好像一个刚读研的学生让导师教他设计一架第五代战斗机,显然在能力和经验方面都还是稍有欠缺。

“还是得立足现有装备,去改米格21啊……”常浩南只好再次把注意力放回面前的米格21设计图上。

系统现在只有10点科研点数,绝对不能乱用,后世确实有不少关于米格21的深度改进型,但其中一些设计需要很大计算量的仿真模拟工作,常浩南也不知道以1996年的科研条件以及他目前的能力,到底能落实出哪一种方案。

所以周书万三个人的想法其实是没错的,还是先把米格21给搞明白,顺便检查一下20世纪90年代中叶京城航空航天大学的硬件水平如何。

“利用CATIA对米格21进行建模,再利用有限体积法对飞机的气动特性进行模拟。”常浩南在心中默念道。

【完善项目消耗科技点数:1点,直接给出项目结果消耗点数:10点,是否确认开展米格21建模与仿真模拟项目?】

常浩南深吸一口气,猛地握紧了双拳。

成了!

“确认!完善项目!”

大量的信息迅速涌入他的脑海,尽管目前仍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结果是什么,但至少已经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了。

原来如此,我已经完全懂了.jpg

又沉默了大概半分钟之后,常浩南再次开口:“我想到办法了,相信我,就算是战斗机,我们也能设计出来。”

“浩南,你……真的有思路了?”

张漫把一个装着热水的搪瓷杯子放到常浩南面前的桌子上,带着些许怀疑的语气问道。

搪瓷杯侧面是一个空军的军徽,以及教员的题词:“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保卫祖国,准备战胜侵略者。”

这是常浩南特地拜托父亲弄到的,自从那件事之后就一直带在身上,一直用了很多年。

作为一个主要目的只是想拿个高分的人,张漫自然从一开始就觉得设计战斗机的想法是天方夜谭,但毕竟常浩南平时的成绩也算名列前茅,课程设计工作少不了后者的出力,她也不太想直接反对把关系弄得太僵。

因此才想出了那个让常浩南去分析米格21气动特性的主意,希望借此让对方知难而退。

这门课是没有考试的,课程设计大作业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最终成绩,她可不想陪着一起疯。

“谢谢……”常浩南端起杯子把里面的水一饮而尽,然后直接抓起那张米格21的设计图,叠好之后放到旁边的包里。

“走,我们去机房!”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