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八百零二章 史上最强硕士答辩阵容(2/3)

“如果没什么其他事的话,我就先行告辞了,《永乐大典》方面还有不少事务需要我出面处理呢。”

徐云当即点了点头:

“我送送您。”

随后徐云将姜成谷翁同等人送到了门口,挥手与他们告别。

正如姜成谷所说,如今的《永乐大典》虽然已经出土,但他们手上的任务却远远没有结束。

翁同等人需要讨论以及实施文物的保护方案,姜成谷则需要将整个过程的诸多情况汇总成文件上报给领导,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

待姜成谷等人离去后,徐云又和潘院士回到了座位上。

徐云先是给潘院士倒了杯茶,接着问道:

“老师,您找我有事儿?”

无论是姜成谷此前看向潘院士的小动作还是潘院士留在屋内的做法,都表明潘院士还有一些话要和徐云聊聊。

“嗯。”

潘院士很快也点了点头,习惯性的捋了捋自己稀疏的刘海:

“刚好有这机会,有两件事就顺带和你谈谈。”

徐云连忙摆出了一副乖巧.JPG的表情。

潘院士见状伸出手朝下压了压,示意徐云不用太过紧张:

“小徐,放松点儿,不是啥特别严肃的事儿,别太拘束了。”

“第一件事主要和你的学业有关,今年科大硕博答辩的具体时间已经出来了。”

“博士在五月七号,硕士则提前了一些,定在了四月二十六。”

“田导那边的情况我不太了解,不过你硕士答辩的评审委员会人选已经确定了。”

徐云顿时一怔,他没想到潘院士开口提的居然是这事儿。

在科大读过博士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科大博士的答辩时间一般在五月,硕士则通常在五月底六月初。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有时候因为一些原因,面试可能会提前或者延后,不过极限跨度正常都不会超过4-7月这个区间。

徐云记得当年曾经在科大的BBS上看过一些奇奇怪怪的科大记录,其中就有最晚和最早的研究生答辩,分别是7月22和3月27。

目前徐云的情况是生物学博士在读,物理学硕士在读,今年分别要准备两场答辩。

至于潘院士和徐云所说的委员会指的便是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学位授予单位组织,主要负责审查学位论文,组织答辩这些,然后决定是否授予学位。

当然了。

本科...也就是学士学位是不会有答辩委员会参与的,答辩委员会针对的是硕士和博士这两个学位。

一般硕士的答辩委员会人数在四五个,博士六七个。

细分下去的具体规则有很多,不过核心就是导师不能担任委员会的一把手,博士需要有几位是外单位专家等等。

相较于博士答辩,硕士答辩的要求会更低一些。

因为硕士答辩可学习的东西一般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相互包容一下就让学生通过了。

不夸张的说。

那个由学科老师以及校外专家组成的答辩专家组,在你答辩的时候,基本只有两种态度:

一是让你顺利通过。

二是将你臭骂一顿后让你通过,基本不存在答辩现场不让你通过的情况。

凡是导师同意你参加论文答辩的,就已经等同于放你过了,如果不放你过不可能让你参加答辩,甚至不可能让你去送审——除非你导师不怎么负责任,或者这门学科的专业建设存在问题,你们的学科带头人有意如此安排,又或是你的表现极其离谱,否则不会出现答辩现场否决的情况。

所以徐云对于自己硕士答辩还是挺有信心的,闻言只是习惯性的问了一句:

“老师,评审委员会都有哪些人?”

在徐云想来,潘院士接下来应该会报出几个徐云有所耳闻但又不那么熟悉的名字,这些人要么来自科大校内的其他专业,要么就是其他一些大学的正副教授。

在经过诸多....好吧其实没那么多但质量极高的副本之后,徐云在能力这块其实已经超过很多正高级别的教授或者研究员了。

所以说不定参与评定学位的那些教授里头,有很多人甚至还比不上徐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