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禁地:我!独守战场 第九十一章(2/3)

而南河是一片汪洋——天知道我怎么会有的这个印象,好像我小时候南河闹过几次水灾。”

何途说着笑笑,“当然,这些我说了你也不懂,但是你也不用懂,听着就行。”

见盘古没再说话,何途咧嘴一笑,“记住了吗?”

“即便是今天,我身边一些不太出门的人,“异域想象”也是空前的发达,比如认为陕西人不管是汉中人、西安人还是延安人,一定是住窑洞吃肉夹馍;大连人一定顿顿吃海鲜;山西人一定个个家里开煤窑,超级有钱;安徽人……没有概念……啊,是不是天天吃臭鳜鱼拌牛肉板面?”

我小时候的认识,或者改革开放前的教材,这些东西写下来,放在一千年后,妥妥的又一部《山海经》。甚至在现代人的心中,今天的西藏,仍然充满了神通圣迹;今天的湘西,仍然充满了赶尸咒法;今天的云贵,仍然充满了巫术妖蛊。

“你慢点说。”

盘古非常不满的说道,“我听的不多。”

“总而言之就是,反过来也一样,从十四世纪开始,欧洲人想象中国人也是各种不靠谱,一会以为是天堂乐土,一会儿以为是黄皮肤魔鬼。”

何途笑笑,“然而,这就是当时人们的世界观。他们心目中的世界,而且是在当时最先进科技下绘制的世界,就是这副样子。那么倒推回两千年前,以当时的科技水平看世界,也正应该是《山海经》那个样。”

今天天的人们对地球可以说非常的熟悉,然而对有没有月球人,有没有火星人,甚至更远的外星人,依然是充满了想象。所以有大头小身子的外星人,有UFO,要是加上三体或歌者文明,只要有人汇编到一起,无妨说就是一部现代《山海经》。

“那这个呢?”

盘古从手里拿出一本书,扔在何途面前,“这是啥?”

“山海经异兽录啊,你不知道吗?”

何途翻了个白眼,:砸你不知道?

“这个我知道。”

盘古瓮声瓮气的说道,“行了你继续说吧。”

“总体来看,《山海经》可以分为《山经》、《海经》两个部分。

《山经》分东西南北中五部分,又叫《五藏山经》。

《海经》分《海外》东西南北、《海内》东西南北和《大荒》东西南北,一共12个部分。此外还有一篇单独的《海内经》,好像是零头碎脑拼起来的。所以一共是13篇。”

何途看向白泽,问道,“我说的没错吧白泽?”

【没错,的确是这样的。】

白泽点点头,落在地上,梳理着自己的羽毛。

“《山经》和《海经》,容量是不等的。《山经》5篇,就占了三分之二;《海经》13篇,才占了三分之一。可见《山经》整齐丰富,《海经》混乱零散。

《山经》和《海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部分,甚至都有可能不是一批人写的,世界观都不一样。因为《山经》虽然也有若干的不靠谱,但排列清晰,基本上是属实的。谭其骧先生从《山海经》的《北山经·北次三经》中总结出了黄河的流向就是证明。历史地理学上称为“山经大河”(此外还有“禹贡大河”)。这些都能和实际的黄河河道变迁相印证。”

何途看了盘古一眼,发现他都要睡着了,非常不满,“老盘啊,我给你上课呢,你咋偷偷睡觉呢?一点也不尊重人!”

盘古突然惊醒,“你讲的太枯燥了我听不懂。”

“这有啥听不懂的,马上就讲完了你好好听着。”

何途板着脸说道,“《海经》里面整齐的篇章,分《海内》东西南北,《海外》东西南北,《大荒》东西南北,然而为啥“海内”和“海外”之后又冒出一个“大荒”?“大荒”到底算“海内”还是算“海外”?还是算“海”内外之间?自古以来就说法不一。这是因为,《山海经》到汉朝的时候,就已经乱七八糟。因为古书不像现在能装订成一册,而是一串串的竹简穿起来的。只要绳子一断,肯定就稀里哗啦搞不清谁跟谁了。甚至《山经》和《海经》什么时候合起来叫《山海经》,也是讲不清楚的话题。这些问题实在太复杂,要聊得花专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