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莫斯科 第1463章 伏击(2/3)

炮兵连长见米海耶夫催促部队加快行军速度,连忙走过来对他说:“副旅长同志,我们所携带的76毫米火炮,在树林里行进的速度很慢。如果您让步兵加快行军速度,我们连就不可避免地会掉队。”

炮兵连长的话让米海耶夫陷入了沉思:如果要对敌人发起进攻,没有火炮的掩护,显然是不行的。但如果不扔掉火炮,行军速度就会受到影响,说不定没等到达指定目标,山顶的敌人就得到了增援。

“副旅长同志,”炮兵连长见米海耶夫迟迟不说话,便再次把自己的意思重复了一遍,随后问道:“您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矛盾吗?”

这次米海耶夫很快就做出了决定:“上尉同志,这件事很好办。你们连不是有12门82毫米吗?你可以命令他们随大部队行动,而另外三门76毫米火炮,待会儿赶上来也不迟。”

炮兵连长觉得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便点着头说:“明白了,副旅长同志,我让携带76毫米火炮的排在后面缓慢行军,另外两个迫击炮排,则跟着部队快速激动。”

把行动迟缓的火炮,从行军队列中剔除出去后,穿插部队的行军速度顿时加快了不少。不到半个小时,就来到了高地的侧翼。

正当米海耶夫和二营长等人商议该如何发起进攻时,一名侦察兵跑过来向米海耶夫报告说:“大尉同志,有一支德军正朝着这里移动,最多再过四十分钟,他们就能到达这里。”

“敌人在什么位置?有多少兵力?”

“在高地的西面,此时距离这里不超过三公里。”侦察兵回答说:“兵力大概有一个营,都是清一色的步兵,没有携带重武器。”

“副旅长同志,”二营长听完侦察兵的话,连忙询问米海耶夫:“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按照原来的计划,”米海耶夫没有立即回答二营长的话,而是自顾自地说:“我们用两个连去阻击敌人的增援部队,其余的部队全力向高地发起攻击。”

“副旅长同志,我们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执行吗?”

“形势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计划也需要进行调整。”米海耶夫对二营长说:“我们全体在德军增援部队经过的地方设伏,想办法重创甚至消灭这支敌军。”

“司令员同志,所有人都去参加设伏,不是会影响到配合友军夺取高地的行动吗?”

“二营长同志,我明白你的顾虑。”米海耶夫向二营长解释说:“这不是情况发生变化了吗?如果我们兵分两路,一路去进攻高地,而另外一路去伏击敌人的援兵。一旦有哪路部队进展不顺利,就会导致我们的计划全盘失败。因此,我们只能先集中力量,却伏击敌人的增援部队。”

“可是,如果司令员同志怪罪下来,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呢?”

“二营长同志,我是步兵旅的副旅长,如果上级要追究的话,就由我来承担一切责任。”米海耶夫说着这番话后,转身问侦察兵:“附近有什么合适设伏的地段吗?”

“有的,副旅长同志。”侦察兵点着头说:“距离这里三四百米的地方,有一处丘陵,上面树木杂草丛生,我们的部队完全可以在那里设伏。”

“二营长,”米海耶夫等侦察兵给自己指出了具体的位置后,吩咐二营长:“命令部队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在德国人的援兵到达之前,布置好伏击阵地。”

二营长答应一声,随后站在路边压低嗓门喊道:“往下传,加快速度。”

经过二营长身边的指战员,听到他的喊声,也纷纷把他的命令传下去:“往下传,加快速度!往下传,加快速度!”

五分钟之后,部队就到达了那个路边的高地。

通常进行的伏击战,都要事先挖掘好工事,但今天时间紧迫,德国人的增援部队随时会从山脚的公路经过,因此米海耶夫只能命令战士们挖掘单兵掩体,以节约宝贵的时间。

好在步兵旅的指战员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挖单兵掩体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熟练的工作。动作快的战士,只用了七八分钟,就挖好了半人多深的掩体,然后又帮着旁边的战友一起挖。